会议认为为了指导加工园区的建设应尽快制定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环境保护指导意见。目前国内废物回收交易市场缺乏有效管理和指导经营秩序混乱技术落后环境条件差。加快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生产经营评价指标和统计体系将再生资源行业统计纳入国家统计体系。行业协会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能够及时反映行业情况和企业诉求积极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服务引导企业落实国家产业政策。
废旧金属现货市场综述?
废旧金属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原料的60%~70%依靠进口进入21世纪以来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在建或建成的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已达15家年处理废金属占我国进口总量的50%以上交易量较大的国内废物回收交易市场也有10家园区和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再生金属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一、进口园区和国内市场发展现状
为规范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环境保护2002年9月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在浙江宁波召开了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座谈会会上就加工园区的发展方向、园区模式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会议认为为了指导加工园区的建设应尽快制定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环境保护指导意见。受环境保护部污控司的委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于2003年初完成了《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指导意见》的起草工作在此基础上环境保护部公布了《关于促进对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废电机圈区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05年正式发布了《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我国己有宁波镇海、江苏太仓、福建漳州、浙江台州和天津子牙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环境保护部已同意河北文安、广东江门、肇庆和梅州、山东烟台、广西梧州和玉林、江西鹰潭等地开发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并批准了江苏张家港建设废汽车压件拆解试点园区。除了上述国家批准建设的园区外广东清远、辽宁沈阳、河北大成等地园区建设也己初具规模。目前我国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处理的废金属占到我国进口废金属总量的50%以上。我国已建成了15个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些园区都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极大地方便管理和资源集聚提升了我国再生金属产业的形象。
2003年环境保护部发文确定浙江宁波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为试点园区将天津子牙和广东肇庆园区列为“圈区管理”园区2007年山东烟台、广东肇庆、河北文安等园区也通过了环境保护部的验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产生了大量的各种废旧物资如废钢、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等各种类别的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像雨后春笋似的发展起来我国已兴起了河北保定、浙江永康、湖南汨罗、山东临沂、四川新津、河南长葛、广东南海和重庆等废旧物资交易市场。此外一些专业化的园区如安徽界首的再生铅、江西丰城的再生铝、湖南永兴的贵金属、江西贵溪的再生铜市场也在加速建设发展。
为了规范废旧物资回收交易市场的发展商务部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在全国26个城市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国家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又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推进废物回收体系建设”。2009年商务部会同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通知》已有29个城市和11个交易市场作为第二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二、园区和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建设园区的初衷是将分散在各地定点加工企业集中于园区便于管理目前国家对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除了通过验收的试点园区在定点企业数量和进口量有优惠外缺乏更多的扶持政策;另外国家缺乏明确的指导办法和政策来规范废物回收交易市场发展。
(二)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缺乏统一规划。目前除了已批准建设的15家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外许多地方还在盲目投资建设新的加工园区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过多过滥缺乏科学规划造成资源无序竞争和投资浪费不利于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三)园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除个别园区和市场己成立管委会、建立海关、质检和环保等监管区封闭管理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园区没有成立相应管理机构甚至没有做到封闭式管理造成园区管理混乱进口废料自由交易非法买卖。园区虽然建设了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但有的根本没有运行形同虚设。
(四)技术装备水平较落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园区内企业对废旧金属拆解除了少量的使用机械设备外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环境保护差、工作效率低不利于产业规模化。
(五)未形成从回收、拆解到深加工的循环产业链。目前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还未形成从回收、拆解到深加工的产业链。园区的发展光靠拆解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必须要按照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园区内逐步发展上下游产业链。
(六)回收市场管理不规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原物资部门和供销社系统垄断经营的状况已被打破个体、民营回收企业蓬勃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主体。目前国内废物回收交易市场缺乏有效管理和指导经营秩序混乱技术落后环境条件差。
三、政策建议
(一)建立有关政府部门协调工作机制。
再生资源行业涉及管理部门较多建议土地、环保、工商、财税、金融、质检、海关等部门齐抓共管。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赋予行业协会相应的职责积极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二)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
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的建设要高标准、高起点各地在建设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时要严格符合环境保护部制定的《技术规范》规定并进行严格验收。交易市场要严格按照商务部《指导意见》建设和验收。市场的设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便于废料运输市场应同时具备集散、初级加工、交易、信息发布等功能。
(三)加大对园区和市场科研经费投入加快技术创新。
围绕园区和市场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对科技创新、先进技术设备引进给予财政补贴支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的联合促进再生金属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同时加快建立再生金属科技示范基地使基地成为新工艺、新装备的试验基地。
(四)加强监管和环境治理。
通过对园区和市场的规范管理实现再生资源统一回收、拆解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和产业链延伸用循环经济理念对园区和市场进行改造和升级。
(五)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发挥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
继续加大国债资金支持扶持一批具有影响力、带动力的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国内废物交易市场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六)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相互配合建立供销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产生的各类废金属量将越来越多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原料来源应开辟国外与国内两个市场;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要相互配合建立供销机制交易市场将国内回收的大量再生资源直接送到加工园区进行拆解和深加工减少中间环节和避免流入到个体拆解户。
(七)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统计体系。
加快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生产经营评价指标和统计体系将再生资源行业统计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实时掌握再生资源行业运行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再生资源行业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行业整体水平。
(八)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能够及时反映行业情况和企业诉求积极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服务引导企业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信息统计、专业培训、先进技术装备推广、行业自律及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提升再生资源行业整体素质。
转发: http://.cn
我想入行稀有金属行业
新手入行稀有金属行业一般都需要熟人带过老师傅带的,要不很难生存下来的。如果你想做,发动你的关系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带你吧,如果有人愿意带跟定可以,如果要靠自己去找,那你就要付出比常人多很多的努力了。废品行业好做吗?有打算做废品
这行业竞争也激烈了,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已经有5000多家,回收加工厂3000多家,从业人虽140多万人,网点16万个,遍布全国各地,并且在一些重点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产业规模。目前我国七大类废旧物资年回收量突破5000多万吨,年回收废旧物资总值450亿元。目前,我国废钢铁回收率为70%-80%,废有色金属回收率为85%,废塑料25%,废旧橡胶47%,废纸20%,废碎玻璃13%,报废汽车的年回收量为奶多万辆,废旧物资的年加工预处理量达2000多万吨,其中废旧车船的拆解能力已达到1000多万吨,废旧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回收和提纯能力也大大提高,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机械的品种和规格也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各类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加工以及产品开发的科研院所逐年增多,目前已达10多所,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正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特别是对那些具有重要意义、影响范围广、综合效益明显的产业项目,更要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技术、信息、环保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和支持。二是要加强对再生资源行业的监督管理。建议由市经贸部门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废旧物资市场清理检查,并委托行业协会协助经贸局对再生资源行业进行管理,建立长期、全面、有效的监管机制;与此同时,尽快研究解决再生资源行业准入门槛问题,制定全市废品网点布局规划、设立条件以及流动收购人员的监管措施,加大力度查处违法收购违禁品行为,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通信设施违法犯罪活动,建议有关部门对查处的违法收购违禁品的废品店予以警告、处罚或吊销营业执照,情节严重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2016废品回收行业前景
前景还行,据《中国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 近年来,塑料废弃物剧增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引人关注。据统计,全球塑料消耗量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2030年塑料的年消耗量将达到7亿多吨。而我国是一个塑料生产大国和塑料消费大国,如何化解废弃塑料和垃圾塑料带来的污染问题,迫在眉睫。过去十年,是我国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快速发展的十年。行业回收再生总量、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再生技术、加工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覆盖范围广泛,公众关注度高,已经形成一个资源型环保产业,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从事废塑料加工的生产企业超过1万家,大中型企业的废塑料处理量已经达到行业总处理量的一半以上,行业骨干企业正在逐步形成。
但是,行业仍然面临着众多壁垒和难题需要突破。比如,技术水平较低,以传统技术工艺为主,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不多;产品附加值不高,主要生产中低端再生原料,规模大但利润低;生产装备落后,很多操作依靠人工,自动化、集成化程度低;研发投入不足,对科技创新重视不够,技术水平较低。一些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管理不规范,还存在二次污染和生产安全等隐患问题。